Email
Password
  Posted By
陳長慶
2016/02/04 07:00
多媒體選用原則與教學策略
Re-Post| 0Quote| 0

本文轉載自: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 / Caves English Teaching

前言

現今多媒體教材可於 TED、YouTube 等網站隨手可得,其一特色是提供真實性(authentic)的語料,但也因這些真實性教材未標明難易度,亦無輔助教材及相關教案,所以不少老師仍傾向選擇以紙本,搭配PPT及CD 光碟為主的教材。倘若老師們知道如何選擇合適的多媒體教材,及了解如何搭配使用多媒體教學策略,便可利用這些生動的影音教材輔助英語教學,讓英語學習不再侷限為外語學習(EFL)的環境為主,更可進一步與英文為母語人士或英語為全球化語言(Global English)接軌。

 

如何掌握多媒體教材的難易度

隨著教學經驗的累積,教師逐漸在心中建立個人衡量學生英文程度的一把尺,衡量標準也常受限於教科書的難易。在面對多媒體教材時,教師可將心中的尺輔以稍後標題「程式介紹」的英語教學研究工具,協助檢視教材的難易度,找尋適合的多媒體教材,學生將可在課堂上藉由多媒體學習更多真實性語言的使用。

舉 TED 影片作實例說明,把 Richard St. John 的《談成功的8個秘訣》的字幕演講稿(St. John, 2006),放在稍後的標題「程式介紹」做下列分析:字頻分析、文本可讀性、學術字彙飽和量,程式分析得到的結果報告是這個文本內容大約百分之八十四的字屬於 K-1程度(請見圖二),此示範影片教材適合10至11歲,約5年級美國小學生可理解,本例選擇第10級(亦包含第9級之前)學術字彙,筆者以此影片試驗的結果顯示出下列數個學術字彙 focus、physically、mentally、founding、evidence、persist、persistence、creativity 和 rejection。

綜合上述程式分析結果,以筆者去年教過的大一學生為例,英文學測至少在第12級,這些學生在一項單字測驗中大約懂百分之五十七的 5000字(K-5),以《談成功的8個秘訣》這部影片為多媒體教材時,需著重解釋 K-5程度以上的單字,如 K-6的 millionaire 和 K-12 的 workaholics ,如此一來,即達到 Hu and Nation(2000)所言,欲了解一篇文章大意,字彙量達百分之九十八才有好的理解力。反之,學生為英語初學者,以同一部影片教學,易有學習挫折感,老師需重新考慮影片是否合適,再者,以 Krashen i +1(1982)理論而言,若太多單字需解釋,已超過學習者i +1能負荷的範圍 。

曾有老師詢問,我們目前使用的英文教材內容相當於英語系國家的程度為何?此問題老師們就可透過可讀性分析程式中「顯示教材對應至英語系國家的程度來計算出答案」。另外,可將學術字彙列入考量,據筆者觀察,大學生學術英文(EAP)單字量低,閱讀原文書會時常在查字典,等生字查完了也沒太多時間理解,此時理解專業內容易遇到瓶頸,學術字彙並不等於專業術語(ESP),在此同時回應高中英文老師的問題:高中生於推甄到進入大學期間,是否有教材可供學生學習並銜接大學課程?筆者的建議是,加強學術字彙能力,老師們可先選擇適合的多媒體教材,接著以學術字彙飽和量程式標示學術字彙後再進行教學,積極地為英語學習者建構學術英語力。

 

 

多媒體教學策略

以下將與讀者分享數則多媒體教學策略,給欲嘗試使用真實性語料教材的英語老師參考,或是為正從事翻轉教育錄製影音教材者,做為使用多媒體教材時的輔助。多媒體教學策略包含主題式字彙學習策略、短片字幕輔助字彙學習策略、及以喜劇短片學習寫作之合作學習策略。

1. 主題式字彙學習策略

主題式字彙學習策略是由「集中主題閱讀」(Narrow Reading) 而來 (Cho, Ahn, & Krashen, 2005; Krashen, 2013; Schmitt & Carter, 2000),簡單的說,原本這個方法是用在同一個主題的二篇文章,筆者在這裡會用在影片的字幕演講稿,文本A和文本B會有交集的單字,其單字學習特色為:

a.主題式單字歸納:學習者藉由文章脈絡,歸納相關主題式單字,建構閱讀某個主題需具備的關鍵字。

b.單字曝光率:重複出現的單字可提升單字曝光率。例如,藉由文本B回想之前文本A出現過的單字意義,如此一來可強化單字記憶。

c.衍生字類推:學習者可由同主題文本,學到同義而不同詞性的單字,並可運用字尾策略加快辨識單字。

您或許心中有疑問,找到的兩部影片不見得具有上述特色,如此搜尋自編主題式多媒體教材很耗時!筆者當時便運用稍後的標題「程式介紹」 Cobb 教授(2015b)開發的文本單字比較程式。舉實例說明,How Much Sleep Do You Actually Need? (AsapSCIENCE, 2014) 和 SLEEP TO LOSE WEIGHT(Shaffer, 2012),這兩部影片皆跟睡眠有關,分析完後老師從顯示重複單字請見圖六中挑選與主題相關字如 sleep、night、body、time、awake、decrease、recover、asleep等進行教學;至於衍生字類推,可由教師另列單字,例如 deprive 和 deprivation ,deprive 動詞為剝奪的意思,deprivation 的字尾 -tion 表名詞字尾,但不改其字意。

此策略教學可融入聽說讀寫技巧,學生自行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影片,以提升英語學習動機,老師可決定是否提供文本單字比較程式給學生。提供的優點為,學生可較快判斷那些影片與主題學習單字相關,縮短搜尋影片時間;不提供的優點則是,學生觀看第一個影片時,需將主題有關單字作筆記,並在下部影片比對重覆出現的單字,如此一來,學習者已看過單字數次,自行歸納的過程,可避免僅複製剪貼字幕至程式,無實質學習。課程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小組成員於搜尋影片、查字典或電腦網路使用時可互助學習,教師可要求學生繳交學習日誌,記錄使用此策略心得,並請同學上台報告,以學習報告技巧及訓練英語口語能力。

2. 短片字幕輔助字彙學習策略

此策略為播放2至5分鐘短片,並提供字幕以輔助字彙學習,同時學習字型和字義有效的方式為關鍵字字幕標記(請見圖七#3模擬圖),關鍵字的呈現可獨立出現,或在字幕跑馬燈時以醒目的方式標記,以上皆有助於非刻意(incidental)字彙學習 (Perez, Peters, Clarebout, & Desmet, 2014),學習者可從上下文推測關鍵字的意義,若因此猜對字義,則對單字更加深印象。不過, Nation(2001)曾提醒,使用猜測單字的方法後,須查字典確認,一般而言,此步驟通常透過教師檢討考卷時給予正解,若學習者自己在家研讀英文,沒有主動查字典確認,此猜測單字的效果將打折扣,因學習者在不知猜對或猜錯的狀況下,模稜兩可地學習,萬一記錯了單字的意思,還不如不記。

透過免費的網路平台,加上使用短片字幕策略,可收輔助字彙學習之效,筆者在教室用單槍投影機,使用稍後標題「程式介紹」的 EDpuzzle(2015)網路平台,將影片加上標記關鍵字(請見圖七#3)從事教學,若在多媒體教室或學生使用家中電腦,學習者以個人帳號登入使用,EDpuzzle 可記錄學生個別學習歷程,如學習過程中重播率高的片段,或答錯率高的題目, 根據這些資訊,教師可調整教學計畫。再者,以影片完成度評估學生對教材的興趣等等。多媒體一方面扮演學習教材的角色,也因其搭配使用的網路平台功能,可記錄幾乎不可能從課堂中觀察到的英語學習行為模式,這些訊息將反饋英語教師,重新思考編排教材內容順序,及授課時間分配,以提供適性化教學。

3. 以喜劇短片學習寫作之合作學習策略

老師指定一部以母語拍的喜劇短片,首先教導學生使用所需的多媒體軟體,全班學生五人為一組,各約2分鐘短片分成難易二版本,每個小組成員分別以視訊討論,短片需翻譯成英文,並將英文字幕打在影片畫面,過程中教師關心進度,也適時提供協助,解決語言或軟體操作上的問題,最後各小組上傳影片與其他小組分享(Talaván & Rodríguez-Arancón, 2014)。

筆者在課堂上提供另一模式之合作學習策略。第一堂課,學生互相認識活動 (ice breaking)後,以四人一組學生自己組隊展開合作學習,挑選英文論說文寫作體裁,以 Wikispaces(Tangient LLC, 2015)線上寫作為平台,可供課後討論機會,在教材上選擇浪漫喜劇電影,如:New in Town嬌嬌女上司,作文題目可訂此電影情節衝突點,如: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pursuit of change in the movie?使同學展開論述,老師可查看 Wikispaces 學生寫作過程,最後教學評量可安排辯論式上台報告:兩組依序閳述自己的論點,再於五分鐘內提問對方二個問題,問題須即席回答。教師可依學生英文程度決定準備時間多寡,和是否指定同學回答或發問等等,此類報告模式可訓練學生除了清楚陳述論點,並須考慮對方是否聽得懂自己的用字遣詞,當天報告時也要能理解對方的論點和提問 ,再進一步回應 ,此種報告方式較接近真實語言使用的互動過程。

上述多媒體教學策略可與教師正在使用的教法相結合,一如筆者將其與傳統的聽說讀寫相結合。使用多媒體教學策略並非取代原英語教學方式,此迷思常使英語教師對多媒體教材怯步,多媒體教學策略可提供教法教材上的多一項選擇,傳統由教師唱主戲,加入多媒體後多元化的呈現教材,也可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動機及專注力。

 

 

程式介紹

在探討多媒體選用原則與教學策略之後,說明前述提及的幾個程式的操作步驟,倘若讀者有興趣的話,也可將自己曾經想要在課堂使用的影片,根據這裡的步驟操作。

1. 字頻分析程式

把需要分析的文本複製剪貼到字頻分析程式(Cobb, 2015a)圖一的#1位置,再按下Submit_Window送出後(請見圖一#2),就可看到字頻分佈的情況。字頻的分佈從最常用到的字(K-1), 至最不常用到的字 (K-25)(請見圖二)。欲知每個字頻分佈詳細狀況,可將視窗畫面往下捲動查看,如 K-6有 millionaire 和 K-12 有 workaholics。

     圖一

   圖二

 

2. 可讀性分析程式

把需要分析的文本複製剪貼到可讀性分析程式(Simpson, n.d.),圖三#1位置,接著按下Calculate Readability(請見圖三#2),即可計算出整篇文章可讀性,也就是適合學生的程度。

   圖三

3. 學術字彙飽和量程式

把需要分析的文本複製剪貼到學術字彙飽和量程式(Haywood, n.d. ),如圖四#1位置,再從圖四#2的地方選擇學術字彙級數,第1 級為最常用字,第10級為最不常用字。按下Submit(請見圖四#3)送出後,學術字彙會以粗體字標示。

   圖四

4. 不同文本單字比較程式

將要分析的字幕演講稿複製剪貼到文本單字比較程式(Cobb, 2015b),如圖五的 #1和 #2位置,按 #3下方送出,顯示重複單字請見圖六。

   圖五

   圖六

 

5. 短片關鍵字標記

可利用EDpuzzle(2015)網路平台將影片標記關鍵字,如圖七的 #1按下問號圖示,再按 #2的位置輸入關鍵字如「Policy 政策」,最後按 #3儲存,之後即可在撥放影片聽到這個字時,同時出現標記的關鍵字。

  圖七 (畫面中影片來源 Fraser, 2012 )

 

 

結語

上述提及的軟體或網路工具,目前都由實驗室或網路公司開發,這些教學資源分散在網際網路中,若教育科技公司可以整合平台,使教師更便利地取得這些多媒體工具,便能促使更多教師願意將多媒體教學融入既有課程。藉由老師課堂引導多媒體英語學習後,學生進而利用課後時間探索 TED、YouTube 等網站影片內容,則能為自己打開一扇通往英語自主學習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