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的組成,除了學校行政、學校老師、學生,還有家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我自己的觀察,教成人與教兒童最大的不同點,應該就是「家長」了。成人華語學習者,通常學習動機較強也比較主動,同時,他們在上課之前,就能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並且能自己與老師溝通協調。不過,兒童不一樣,有些家長會「幫」孩子決定一切,不論孩子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我要先說,大部分的家長真的都是明理的。大多數的時候,在他們了解課程內容或是與老師接觸後,都能明白學校與老師的安排,並且協助孩子的學習。我有很多家長因為不會說中文,所以很多時候也沒有辦法給孩子太多的協助。相對來說,這樣的家長,通常對孩子的期待比較不會太高。可能是西方教育制度的關係,好一些家長覺得孩子開心學習,快樂成長就好。
反倒是一些亞洲國家的家長,他們或多或少對孩子都會有一定的期待,這個時候就希望老師能給學生多一點作業,讓他們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每位家長的要求都不一樣,每間學校的立場也都不一樣。所以在這兩者之間,老師的角色是溝通的橋梁,也是有彈性的橋梁。針對家長提出來的要求,老師要懂得拿捏與斟酌,有些比較私人的請求,還是要先以全班、學校為首要考量,再斟酌是否答應。
對家長的態度,我聆聽他們的需求、了解他們的想法,並且盡我所能協助他們。搭起良好的溝通橋樑,建立彼此互信互認的管道。家長一旦產生對老師的信任之後,不管老師做了什麼活動或是在課程上有不同的調整,他們都能協助老師成為最佳的助手。
|